找到相关内容311篇,用时8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参禅”与青年自我开发

    自我塑造和培养方面,留下了许多佳话和光辉的典范:   有人问赵州禅师,“百年之后,要去哪里?”赵州回答:“到地狱去!”“我地狱,谁入地狱?”地藏菩萨的誓言是:“地狱,誓不成佛。”真正的禅者,...内容与形成上逐渐完成了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。从六祖惠能(亦作慧能,638—713年)开始,中国的禅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。佛教经典的权威存在了,代之而起的是“祖师”(禅师)的语录,这一阶段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5754468.html
  • 云南佛教版画的渊源与特点

    已入佛道,但为度化众生而留驻世间。观世音菩萨——观世情听世音,救苦救难。地藏菩萨的誓言是: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。地狱,誓不成佛。”菩萨怀着大慈大悲之心,伸出怜悯之手,将众生从苦难中接引到永恒乐土。...种类别:  ①释迦牟尼的亲随弟子,如迦叶、目犍连等。  ②象征佛法的虚拟人物,如闻声得果尊者,金刚破魔尊者,有尊者等。  ③佛教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,如无忧眼尊者(阿育王),龙猛尊者(龙树),...

    叶公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5057138.html
  • 《赵朴初遗偈》的佛教境界

     佛教特别强调求道者应该勇猛精进,在大乘佛教里,尤其强调菩萨的大誓庄严,行愿无尽。地藏菩萨的誓愿是: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,地狱,誓不成佛”,普贤菩萨的誓愿更是“乃至虚空世界尽,众生及业烦恼尽,如是...收李后主《浪淘沙》二首,皆义气消沉,心灰意冷:  往事只堪哀,对景难排。秋风庭院藓侵阶。一任珠帘闲卷,终日谁来?金琐已沉埋,壮气蒿莱。晚凉天净月华开。想得玉楼瑶殿影,照秦淮。  帘外雨潺潺,春意...

    杨笑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34859368.html
  • 佛陀核心思想——拈花宗旨传入中国后的历史进程和影响(三)

    波罗蜜。”实教菩萨出入六道,同一切善恶,摄化众生。佛法始从权教的自我完成,走向实教菩萨纯无我的利他行。地藏菩也发了大弘愿:“地狱,誓不成佛”。地狱有空的日子吗?没有,地藏菩萨就永远不会成佛。菩萨的伟大...自在智?觉“苦集本真”。苦集何以本真?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九:“三界生死(苦)从和合生,和合生者无有自性,无自性故则为可取,可取相是涅槃。”“复次,声闻辟支佛法中,说世间即是涅槃。何以故?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2859474.html
  • 宗教制度化及宗教哲学的二律悖反

    博施济众”,方能由内圣进至外王;大慈大悲、“泛爱众生”、“地狱誓不成佛”,更是佛门高悬的旗帜。如此劝善的社会伦理,总是以心性本体作理论支撑的。所以,任何宗教组织的宗教哲学,无论是有神的基督教,还是...勒尔森( Emst Troeltsch )所创,意谓感召,即具有某种超自然的恩宠,一种依靠任何物质性的刺激或强迫性的驱使,完全凭借这一恩宠塑造起来的人格魅力和引导、鼓舞、凝聚群体的力量。韦伯认为,纯粹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5059633.html
  • 从佛教人间化及其哲学 基础看和谐社会的构建

    真正的菩萨行者必须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他必须完全忘我地为众生奉献自己的一切。即地狱,誓不成佛。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。他必须完全彻底地克己奉公,以小我人大我,最后达到无我之境。他学佛...和谐社会的构建,佛教伦理与和谐世界的建立是有紧密作用的。然而,我们在看到佛教伦理与和谐世界构建的紧密关系的同时,不能忽视佛教出世离入世的宗教特征,不能忽视佛教哲学“中道”的巨大意义。从佛教人间化,佛教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5660278.html
  • 佛、道、儒三教死亡观比较

    佛,究竟是谁在主掌生死轮回呢?“六道轮回”这孜孜不倦的生死车轮又是由谁在冥冥中推动的呢?是“地狱,誓不成佛”的地藏王菩萨?是发愿普渡众生故而创造出极乐净土的阿弥陀佛?还是大慈大悲导引世间亡魂的大势... –gati)、天(deva –gati)  。其中,地狱、畜生、饿鬼称三恶道,或三涂。阿修罗、人、天称三善道。六道中若含阿修罗,则为五道,或五趣。(附六道轮回图片)  具体说来,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45262221.html
  • 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

    “戒定慧”三学被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伦理内容的“菩萨行”,亦即大乘六度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、四摄(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)。“众生度尽方成正觉,地狱誓不成佛”、“我当为十方人作桥,...认识到“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,这不过是人类为自己谋利益的一种荒谬的偏见”。  佛法的建立,亦是在反对婆罗门教种姓平等的背景下形成的,平等慈悲是佛法的特色。诸法缘起性,...

    王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3464473.html
  • 知法 知幻 安隐快乐

    。譬如地藏菩萨就是有念苦的习性,所以发起“地狱,誓不成佛”的大愿力,弥勒菩萨好与众生同在,发“不修禅定,不断烦恼”的方便,故意看烦恼,以留惑润生。所以没有如幻的烦恼苦,也就没有如幻的修行,及如...苦难的原因。维摩诘以“其室”,迎接来问病的人,也意指净化才是除病之方。   选择的背后   若我们能看到五蕴的真相,发觉五蕴只是客观的缘起,进而能“对号入座”,就不会于五蕴起“有我”想。但是问题来了...

    杨云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0165776.html
  • 《道次第》修学的目标和重点

    苦可以帮助我们对三宝生起信心。从中士道的修行而言,则能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。出离不是出世,不是逃避这个世界,而是要出离生死,出离轮回。当然,如果我们发愿和众生离,像地藏菩萨那样“地狱,誓不成佛...,当然还究竟。究竟的治疗,必须开发性慧并安住其中。具备这种无漏、无限的智慧,也就具备了解脱能力。  2、成就菩提  对声闻行者来说,一旦解脱,就所作已办,安享涅槃之乐去了。但对菩萨行者来说,不仅要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5566841.html